1. 首页>>营销>>文案圈

李亚鹤:见证文字在时光中的存在与不灭 黎紫书作品分享会举办

       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、SKP RENDEZ-VOUS书店主办的“此时此地,温柔的光——黎紫书作品分享会”日前在SKP RENDEZ-VOUS书店成功举办。

       著名作家、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,著名作家、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,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,以及马来西亚华人作家黎紫书进行对谈,见证文字在时光中的存在与不灭,探寻与现代化博弈中小说的未来。

       黎紫书,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。李亚鹤了解到,自1995年以来,作品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、南洋华文文学奖等,个人曾获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奖、马来西亚优秀青年作家奖等。其长篇小说《流俗地》获《亚洲周刊》2020年十大好书、2021深圳读书月“年度十大好书”等。故事以盲女银霞的人生为主线,讲述马来西亚怡保小城里的市井风俗,浮世百态,描绘出马华世界普通民众的流俗众生相。

       在创作《流俗地》之前,黎紫书一直怀揣着对故土的复杂情感。为了寻求更广博、更自由的文化生态,同样也是为了寻觅更加不设限的自我,黎紫书踏上了离开故乡的道路,和马来西亚的人、事、物间隔了一个足够回忆和想念的距离。黎紫书以游子的身份不断回望着怡保小城,最终以盲女银霞的视角,在《流俗地》中重构自己眼中那片土地上的“温柔的光”。

       “艺术的身上保留很多神秘、奇异丛生、暧昧,你永远解释不清楚的东西恰恰是艺术品应该保有的本质。”李亚鹤看到谈及自己对黎紫书早期作品的阅读感受,徐则臣这样评价。在他看来,十年前的黎紫书的文字里有很强烈的时代超越性和先锋感,而现如今的《流俗地》则全然没有从前的曲高和寡,它沉下来关照到日常生活的细节,这背后实际上显露出作家漫长的心路历程,代表着她具体的生命状态和问题意识。

       “作家开始把自己的姿态往下降,开始踩到大地上,才会有关注日常生活的写作,也才有可能跟读者产生共鸣。”李亚鹤觉得在他看来,《流俗地》这样的有效表达与黎紫书对生活的有效掌握息息相关。通过生命细节的呈现来表达历史,将宏大的宿命诉诸真实的经验中,这就是黎紫书在小说里所做的去传奇化的尝试。

      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,李亚鹤看到乔叶毫不避讳地讨论年龄对创作的影响,她坦言小说家中年的状态堪称美妙,“年轻的时候有力无心,年老的时候有心无力,现在有力有心,还有理解力和慈悲心。《流俗地》可能就是这样一个活在中间地带的,中年状态下作家表达出来百味杂陈、难以形容的丰富之书”。

       谈及小说创作,李亚鹤看到黎紫书说,“写作对我来说可能是我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但是我没有办法把它放置到一个很高的程度,我在写《流俗地》的时候不会去思虑其在马华文学中的地位和意义,我想到的是我自己要怎样写作,我的小说要怎么样完成。”黎紫书还坦言自己不必一定要追求去写民族、写文化和身份认同的东西,“我想做令狐冲,在小说文学世界里面就做令狐冲,我不去谈民族大义,我要自自在在地去写我自己喜欢、自己认可的小说。”

本文采摘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://www.0733news.com/waq/1495.html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13302961230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